很多人以为卖出一门线上课程,是大V的专利。但我想告诉你——哪怕是零粉丝、零经验的普通人,只要掌握方法,依然可以把一门课程卖出去,实现从0到1的突破。
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,我的第一门课程《普通人也能学会的投资课》,是如何从构思、制作到卖出的全过程。这是一篇数字产品创业的实录,也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路和信心。
📍一、选题:抓住真实痛点
我第一门课程的选题,其实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。
- 起点:来自我朋友圈和社群中,大家频繁问我的问题:“普通人怎么学投资?”“我不想亏钱,有没有简单靠谱的办法?”
- 验证:我在小红书、公众号试着写了几篇相关的干货文章,发现阅读和点赞都不错,说明这个痛点是成立的。
启示:课程选题不要脱离自己的知识结构,也不要空想,而是从真实提问、内容反馈中找需求。
📍二、内容:用结构取代天赋
我并不是天赋型讲师,也没有专业教学经验。为了让课程有逻辑、有可操作性,我用了“结构化设计”的方法:
- 三段式结构:理念 → 方法 → 实操
- 每一讲的框架:提出问题 → 拆解原理 → 举例说明 → 给出行动方案
- 每节不超15分钟:适合碎片时间听,降低学习门槛
我还准备了配套的PDF讲义、配置表格、定投模板,确保用户能真正落地执行。
启示:不必追求“讲得多好”,而是要“讲得清楚、讲得能用”。
📍三、制作:不求完美,先有再优
设备方面,我没有复杂的录音棚,只用了一台MacBook + 手机支架 + 剪映。
录制时,我把稿子写成提词器格式,按段录制,剪辑后合成完整视频。
全套课程10节,前后花了两个星期,边做边学,终于搞定。
启示:不要被设备或“完美主义”卡住,第一门课只要能讲清楚就足够,后续可以慢慢迭代。
📍四、销售:先卖再推广
我没有等到课程全部录完才开始卖,而是在第3节做完时,就开放了预售。
我做了一个简单的产品页,用来介绍课程框架、适合人群、学习收获。
通过三个渠道开始首发:
- 微信朋友圈(个人信任关系)
- 公众号文章(知识输出)
- 小红书笔记(种草内容)
第一批付费用户不到20人,但带来了巨大的信心:原来真的有人愿意为知识付费。
📍五、复盘:从第一次卖出,到持续升级
课程卖出第一单只是开始,我很快意识到:
- 课程只是内容产品的载体,长期来看,“口碑 + 复购 + 组合产品”才是可持续的模式。
- 我开始搭建星球社群、升级课程页面、整理配套文档,并考虑打包成“自由进度表+课程指南”作为赠品。
- 持续在小红书和网站上更新内容,建立搜索入口。
启示:不要把课程当“一次性产品”,而应作为个人品牌长期变现的核心资产。
写在最后:你也可以卖出第一门课程
我不是爆款博主,也没什么“冷启动资金”,但通过真实内容、结构化设计和一点点的执行力,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单。
如果你也想打造一门自己的数字产品,我建议你:
- 从你最擅长、别人经常问的领域入手
- 先结构后录制,先预售后推广
- 一边输出一边迭代,打造属于自己的自由产品线
欢迎关注我的网站 SlowRich.cn,我会持续更新实战分享,也欢迎你加入我的社群,一起践行“慢富”的数字副业路径。